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古箏新秀郭岷勤 用傳統樂器為蕨類發聲

  • 時間:2018-03-07 10:1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古箏新秀郭岷勤 用傳統樂器為蕨類發聲
偏好以大自然為創作對象的青年古箏演奏家郭岷勤,新作「蕨」以傳統樂器為蕨類譜曲(江昭倫攝)
台灣青年古箏演奏家郭岷勤,偏好以大自然作為創作對象,最近他接受委託為台北市立國樂團在台北傳統藝術季的開幕音樂會量身創作新曲,首度嘗試以蕨類為主角譜曲,以熱鬧的聲響,想像蕨類的生長過程是如何充滿生命力。

台灣享有蕨類王國的美譽,單是蕨類植物在台灣就有多達700多種,對青年古箏演奏家暨作曲家郭岷勤來說,蕨類也是他很喜愛的一種植物。
郭岷勤家打開窗戶,陽台上就種有兩種蕨類,他說,蕨類是孢子從孢子囊彈射而出,隨風飄送到任何適合生長的地方,長成蕨類,再持續同樣的過程繁殖下一代,這樣的過程人類肉眼無法輕易感受到,他才會想創作一首名為「蕨」的曲子,嘗試用彈撥樂器製造一些獨特的聲響,想像蕨類生長過程是什麼狀態。郭岷勤說:『(原音)作品裡面用到很多聲響,比方說我用到一些比較爆炸性的聲響,像在彈撥樂器上用筆來演奏,中阮、琵琶、柳琴、古箏我都有用到筆演奏,所以出來的聲響是一個金屬的聲音,金屬的聲音是有點像要模仿孢子滑落的狀態,然後孢子爆炸時候的狀態,對,就是聽不到,有點像是攝影的概念,你把它放大跟縮小,拉慢跟拉快。』
郭岷勤說,他從小在宜蘭郊區溪邊長大,對大自然和動植物特別有感覺,他曾發表【《自然》給七聲絃制箏】專輯入圍傳藝金曲獎,也曾因為看了海豚保育紀錄片「血色海灣」,寫下「悲歌」一曲,奪下北市國國際作曲大賽首獎。「蕨」則是最新創作,接下來他還希望能用古箏等傳統樂器,為一些絕種的動植物發聲。
從小就開始學古箏的郭岷勤,是台灣年輕一代相當優秀的古箏演奏家,曾獲選文化部、兩廳院樂壇新秀以及傳統藝術中心「大師門徒與夥伴計畫」,除個人創作,他也另組傳統樂器室內樂團「三個人」,並多次受邀於國內外演出。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