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3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台學者讚「早該得獎」

  • 時間:2018-10-03 20:4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國維
3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 台學者讚「早該得獎」
中央研究院第33次院士會議2日起將正式登場,1日晚間在台北舉行歡迎晚宴,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出席致詞表示,盼院士們在未來幾天會議中暢所欲言,多方交流。
(圖:中央社)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天(3日)揭曉,由美、英3名科學家阿諾德(Frances H. Arnold)、史密斯(George P. Smith)及溫特(Sir Gregory P. Winter)共享榮耀。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表示,他和阿諾德是舊識,還曾在2013年共同榮獲義大利有關再生能源的獎項。台灣學者也說,3人得獎是實至名歸,而且「早就該得獎了」。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由2男1女共3名科學家獲得,包括致力於「酵素定向演化」的美國學者阿諾德,及專攻「胜肽及抗體之噬菌體展示技術」的美國學者史密斯與英國學者溫特。
得獎名單一公布,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超興奮,因為阿諾德和他是老友,從1980年那時候就認識,廖俊智說,阿諾德是非常認真的科學家,擁有敏銳的觸覺,她總會從社會上重視的大問題,回頭思考怎樣以科學方法來解決;阿諾德的研究讓酵素更穩定,使現代人可以在熱水中,用洗衣粉洗衣服。廖俊智:『(原音)研究生剛畢業後,開始當助理教授的時候就認識,我們是同行,都是化工界做生物工程方面的早期的幾個教授。』
阿諾德在1993年首度進行「酵素定向演化」後,持續精進實驗方法,直到現在,她的技術經常被用來研發新的催化劑,能透過對環境更友善的方式,製造藥品等化學物質,及生產可再生燃料,她發展出前所未見的酵素,未來甚至可藉由相關技術,來處理人類所產生的塑膠廢棄物。
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助理教授蘭宜錚表示,這幾年科學界及大眾都非常重視環境變遷議題,所以阿諾德在今年獲獎了,不過,對於和阿諾德一樣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家來說,其實阿諾德早該得諾貝爾獎了。蘭宜錚:『(原音)因為她這個技術,可以將酵素轉換成是一些新世代做化學製程重要的催化劑,所以未來會有非常龐大的用途,去改變人類社會對於化工產業的看法。』
由史密斯與溫特發展出的「胜肽及抗體之噬菌體展示技術」,可對抗人類自體免疫疾病,甚至能治療轉移性癌症,現在有65%的上市抗體藥物,都以這個技術為基礎。清華大學化學系主任林俊成指出,像治療乳癌的藥物赫賽汀(Herceptin)就是一例。林俊成:『(原音)他的做法就是把一個抗體的DNA,把它放到噬菌體裡面,那用噬菌體來製造出更有效的抗體,所以有一些藥物就是用這種技術來做的。所以他們3個其實你都可以看,他就是利用演化的這種概念,來創造自然界所沒有的這種蛋白質。』
林俊成說,若採用傳統上的突變方式將曠日廢時,3人研發的篩選技術能非常有效的找出新的蛋白質,不管是要抗體或是酶的功能,這些方法都非常快速,3人獲獎是實至名歸。

相關留言

2018年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