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政府曾懸賞1萬要國人抓的蟲 找到防治方法了

  • 時間:2020-11-17 16:52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陳林幸虹
政府曾懸賞1萬要國人抓的蟲 找到防治方法了
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宣布,已成功研發出性費洛蒙誘殺系統。從左前方的誘蟲器中可以看到,在台中新社高梁田的田間試驗,1星期就可以誘捕上百隻的成蟲。(圖/陳林幸虹 攝)

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認定為全球重要的農業害蟲,去年在中國肆虐,台灣也深受其害的「秋行軍蟲」,農委會還一度發出「全民抓蟲令」,只要在期限內,經過鑑別確認,就可以獲得新台幣1萬元的獎勵金。經過1年多,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今天(17日)宣布,已成功研發出性費洛蒙誘殺系統,預計最快明年6月取得農藥許可證後,可以正式銷售供農民使用。

秋行軍蟲是原生在美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蛾類,2016年從美洲傳到非洲,2017年又從非洲傳到亞洲,東南亞、印度,中國大陸都深受影響。去年中旬,秋行軍蟲悄悄入侵台灣,還好被民眾發現,為避免秋行軍蟲擴散,農委會還一度發出「全民抓蟲令」,只要民眾通報在田間野外發現秋行軍蟲,且經過鑑別確認,就可以獲得新台幣1萬元的獎勵金。

秋行軍蟲這1年來,仍不斷在台灣田間危害,玉米、高粱、百慕達草、水稻、小米、落花生、薑等作物,都可以見到它的蹤跡。根據去年各縣市統計,秋行軍蟲危害面積超過1.8萬公頃,玉米田的損失最為慘重。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也快馬加鞭研究,17日正式宣布,防治有解,透過誘蟲器裝入人工合成的性費洛蒙,吸引雄蟲並囚禁誘蟲器中,達到防治目的,不僅沒毒性,也無農藥殘留風險。雖然目前美國和日本都有相關技術,但藥毒所所開發的產品,依照台灣田間的情況,測試效果相當好。以日前在台中新社的高梁田,在3至5公尺的範圍內,1天就可以誘捕20至30隻的成蟲。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助理研究員蘇俞丞說:『(原音)有可能美日的產品,他們適合當地的族群,到台灣來是否有效,還要再做測試,不見得美日產品就有效,但是我們所裏面,所開發的技術,完全依照我們台灣本土田裏面情況,所配置出來的比例,測試效果好,相對海外的產品,我們是很有信心的,我們認為最適合在台灣的環境。』

根據藥毒所的田間試驗,發現秋行軍蟲目前在台灣,世代重疊性不明顯,建議此時應盡快朝大面積、多地點進行大量誘殺,以防堵並降低擴散速度與面積。藥毒所已將技術非專屬授權給廠商,將進行商品化,預計在取得農業許可證後,明年可提供農民使用。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