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還我本色 杜絕歧視亞裔從好萊塢電影做起

  • 時間:2021-05-19 10:41
  • 新聞引據:採訪、路透社
  • 撰稿編輯:吳寧康
還我本色 杜絕歧視亞裔從好萊塢電影做起
全亞裔面孔的美國好萊塢浪漫喜劇「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 (網路圖片)

自從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大流行以來,亞裔遭受攻擊和歧視的問題日益嚴峻。美國南加州大學(USC)智庫「安納伯格包容倡議」(Annenberg Inclusion Initiative)最近公佈的調查發現,好萊塢電影可能也是「幫凶」之一。

好萊塢電影的API缺少症

為全球帶來浩劫的COVID-19疫情,激化了對亞洲人、或者說是東方臉孔的歧視與仇恨,這道裂痕由來已久,而且深入生活層面,從電影中就能一窺究竟。「安納伯格包容倡議」18日發表的研究指出,除了動作片巨星「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的電影外,好萊塢最賣座的大片中主角鮮少出現亞洲或太平洋島民(Asi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API)的臉孔。

研究顯示,在2007年到2019年上映的電影中,這個「API」族群像是集體修練了隱身術,感染一種叫做「看不見」的流行病。他們在美國人口中約佔7.1%,但在這段期間的1,300部最高票房電影中,擔任主角(leads)或共同領銜主演(co-leads)的比例卻只有3.4%。

巨石強森電影對API友善

而且在主演群出現亞洲人和太平洋島民面孔的44部賣座電影中,就有14部是由「巨石強森」掛帥。這位前摔角明星是主演過「玩命關頭」(Fast & Furious)、「野蠻遊戲」(Jumanji)的超級大咖,他的母親就來自太平洋的美屬薩摩亞(American Samoa)。

順便一提,在這些電影中以API女性作為主角的比例更少了,只有6部電影。

電影和電視中女性、有色人種、以及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和酷兒)角色的代表性不足,已經引發爭議,而好萊塢製片也承諾會在螢光幕前後,增加人員的多樣性,例如2018年的浪漫喜劇「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和2020年的動作片「花木蘭」(Mulan),都是清一色的亞洲面孔。

電影的推波助瀾超出想像

事實上,這不只攸關角色與就業的爭取,代表性不足和刻板印象可能也助長了最近針對亞裔的暴力事件、以及在美國對亞洲人的騷擾。

此外,電影中對API的描繪也有問題,有67%的這類角色說話沒有美國腔,就像是一種永久的外國人(perpetual foreigner),要不就是好色,或帶有種族汙蔑及其他的刻板印象。

「安納伯格包容倡議」創始人、南加大教授史密斯(Stacy L. Smith)就表示,大眾傳媒可能是導致對這個族群被侵犯的因素之一。當亞洲和太平洋島民的描繪被抹去、被削奪人性、或是被貶低,就可能會帶來可怕的後果。

醜化與刻板印象還我本色

其實,亞洲人在好萊塢電影中讓人「匪夷所思的」存在由來已久,早在1937年改編自著名作家賽珍珠(Pearl Sydenstricker Buck)同名小說的電影「大地」(The Good Earth),就堪稱為代表作。

這部描述民國初年中國農民奮鬥的影片,男主角王龍竟是由美國男星穆尼(Paul Muni)靠著化粧術演出,而應該佔劇情主力的亞裔演員,反而全是驚鴻一瞥的路人甲,如此一來即便劇本再好也很難詮釋出東方精髓。


電影「大地」(The Good Earth)改編自賽珍珠(Pearl Buck)同名小說。

至於東方臉孔被醜化的代表,那應該就是傅滿州(Fu Manchu)、滿大人這個角色了。他留著兩撇長長的八字鬍、手上戴著清朝宮廷娘娘尖尖的長指甲,滿臉的陰謀與邪惡。這種刻板印象造成的傷害,甚至連最近港星梁朝偉演出漫威電影「尚氣與十環傳奇」都受到波及。

當然,隨著亞洲演員和導演的傑出成就,已經讓好萊塢不得不正視亞裔的崛起,例如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李安、南韓導演奉俊昊、以及華人導演趙婷,還有今年新出爐的最佳女配角尹汝貞(Yuh-jung Youn),他們都以自己的故事讓西方能更了解東方,以理解來化解偏見。


導演李安、奉俊昊、趙婷,以及演員尹汝貞,他們都在以自己的故事讓西方更了解東方。(網路圖片)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