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回望1970大學生靈安社行動 台灣北管重要傳承記憶

  • 時間:2021-10-01 18:06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回望1970大學生靈安社行動   台灣北管重要傳承記憶
傳藝中心主辦的「野臺衍派—靈安社與大學生子弟戲特展」透過老照片、影像、文物與紀錄片,重新帶領民眾回望台灣傳統戲曲沒落的1970年代,一群大學生向民間靈安社社團學習北管的文化行動。(傳藝中心提供)

傳統藝術之所以能到社會的重視,從來不是從天上掉下來,傳藝中心主辦的「野臺衍派—靈安社與大學生子弟戲特展」就是一個絕佳見證。策展團隊透過老照片、影像、文物與紀錄片,重新帶領民眾回望台灣傳統戲曲沒落的1970年代,竟有一群大學生願意在老師的帶領下投身北管學習與演出,這樣的民間自發性文化行動,北管才能夠持續維繫煙火命脈,於今天開枝散葉。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即日起在台灣戲曲中心台灣音樂館推出「野臺衍派—靈安社與大學生子弟戲特展」,透過老照片、文物與影像,回顧1975年,當時於文化大學任教的邱坤良,有感於台灣傳統戲曲的式微,於是帶領文化大學戲劇系國劇組的一群學生,前往位於台北大稻埕一帶歷史最悠久的北管軒社──靈安社,學習北管子弟戲。這場行動也是台灣史上第一次大學生有組織、有意識地向民間藝人學習。

1977年,這群學生更發表了第一場在國立台灣藝術館(現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的演出,同樣成為當時藝文界眾所矚目的焦點。當時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台灣長笛教母樊曼儂,都曾參與演出,並響應行動為大學子弟們加油打氣。

邱坤良1日在展覽開幕式上有感而發說,傳統藝術文化及民間戲曲受到有識之士乃至政府部門的重視,就像民主自由一樣,不會從天上憑空掉下來,而這次展覽最為重要的意義,便是讓現代人看到1970年以來社會文化的變遷,看到了四十年多年前民間強大的自發性力量,因而孕育了現今傳統戲曲的蓬勃發展。邱坤良:『(原音)我們很珍惜這段經驗是說,因為1970年代剛好是青黃不接時期,1960年代之前,官方不重視,可是民間自發性很強,政府到80年代才開始重視,1970年代剛好是空的,這次展覽如果有一點小小的意義的話就是說,它是台灣社會藝術社會學的一過程的一個對照組,你可以看到它的變遷。』

傳藝中心主任陳悅宜指出,本次特展標誌了1970年代台灣傳統戲曲發展史一場重要的文化行動,更是一種文化本土意識的萌芽。因為有這些文化先趨者的親身實踐、帶領,讓我們更加重視從這片土地長出的文化。

陳悅宜強調,前人的一小步,是傳統藝術得以在當代永續經營的一大步,傳藝中心會一棒接一棒,延續著這樣的精神,從傳統藝術的保存、傳承、創新、品牌化出發,甚至走向國際,努力活絡生態,創造傳統表演藝術在當代的新生命力及多元風貌。也期許透過這次特展,帶給國人全新的啟發,繼續寫下新的歷史。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