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農業外交培訓巴紐農民 台灣米成當地主食

  • 時間:2018-11-15 07:28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謝佳興
台農業外交培訓巴紐農民 台灣米成當地主食
台灣駐巴紐技術團團長方再秋。(謝佳興 攝)

台灣力推農業外交,例如今年APEC主辦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就是其中一例,台灣在當地設立兩座農民培訓中心,教育當地農民如何耕作,並給予種子,成功讓當地開始種植水稻,讓台灣米成為當地主食之一,且農作物能有餘裕做販售,平均每年可培訓2百到3百人。

台灣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曾有短暫16天邦交便宣告斷交,不過,台灣仍努力透過各種方式深化與巴紐的關係。在農業方面,我方90年代起提供當地協助,近期則自2015年起,台灣駐巴紐技術團在首都莫士比港與第2大城萊城,都設立了農民培訓中心,將台灣多年累積的農業心法傳授給當地農民。

在培訓中心服務的當地員工Francis Sivi說:『(英文原音)我們住在這裡很久了,從來沒有學過這樣的東西。所以我們來這裡跟著台灣駐巴紐技術團,我們學到很多,像是怎麼樣去耕作、種植、移植,還給我們農藥。』

技術團教導巴紐農民種植台灣的「台中秈10號米」、芋頭、甜玉米、苦瓜等作物,平均每年可培訓2百到3百人,讓當地由粗放農業進入規劃型農業,平均產量增加5成,且有餘裕賣到市場,稻米還成為當地主食之一。台灣駐巴紐技術團團長方再秋說:『(原音)他們吃的米主要是澳洲進口的,澳洲公司就跟他們(巴紐)民眾講說這裡不能種水稻,這裡水稻生產品質不行、不能吃,他就是說他們要進口,不要我們去推廣,在那個時候我們就慢慢慢慢去推廣了以後,整個巴紐才慢慢開始有人在吃米,所以說他們主食現在已經改變成稻米跟芋頭。』

談到未來願景,方再秋說,希望能讓當地建置產銷系統,透過集體種植力量,將農作物大量銷售到市場。

台灣駐巴紐技術團教導當地民眾農業。(謝佳興 攝)

<延伸閱讀>

 


 

相關留言

APEC領袖峰會巴紐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