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清零陷阱 中國越陷越深

  • 時間:2022-05-17 10:54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楊明娟
清零陷阱 中國越陷越深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的清零防疫策略無法持續下去。圖為5月初,上海普陀區民眾獲准外出購物。(中新社提供 / 圖:中央社)

在世界其他地方學著要逐漸與COVID-19(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病毒共存的同時,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仍要求他的國家堅持清零政策。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中國的防疫策略無法持續下去,經濟學家也把中國的做法總結為「零活動,零GDP」,跨國公司對於在中國的進一步投資也越來越卻步。專家指出,中國已陷入清零陷阱,無法自拔。

堅持清零是法寶

過去兩年多來,中國嚴防COVID-19病毒,一有疫情跡象,馬上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和快速封控,將感染控制在令人羨慕的低水平。這使得中共自誇在疫情中把生命放在第一位,不像西方民主國家有那麼多人死亡。

但高傳染力Omicron變異株的出現正破壞這項成功。為防止病毒蔓延,中國採取更嚴厲的封鎖措施,遏制了經濟活動,威脅到數百萬個工作崗位。百姓開始不耐煩,反對被迫待在家中,或被送進政府設置的條件極差的集中隔離設施。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日前表示,清零政策是戰勝COVID-19疫情的「法寶」。在今年3月之前,這種政策幫助中國維持了非常低的感染和死亡率。但如今,清零政策可能使中國受傷害,全球經濟也面臨無止境的封鎖循環。


COVID-19疫情延燒,工作人員進行消毒作業。(Tedward Quinn/Unsplash)

上海失敗 仍不改政策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衛生問題高級研究員、西東大學(Seton Hall University)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School of Diplomac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教授黃延中(Yanzhong Huang),在美國財經雜誌「巴隆周刊」(Barron's)撰文指出,這個法寶在上海疫情出現了反效果。儘管進行了多輪大規模PCR檢測和積極的檢疫隔離措施,但上海許多地區仍處於封鎖狀態。

恐怖故事繼續在社群媒體上流傳;商業信心快速消退;恐懼、疲憊和沮喪在城市中沸騰。上海深受Omicron變異株的折磨,而這個變種病毒和之前的病毒株相比,大部份只是輕症。

儘管上海發生了悲慘的結果,但沒有跡象顯示中國會放棄清零戰略。高級衛生官員堅持,清零是應對COVID-19唯一正確的方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在政治局常委會議上重申,「堅持就是勝利」,「實踐證明,防控政策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

黃延中指出,由於深圳在封鎖一周後成功的將當地病例歸零,中國官員似乎因此堅信,上海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未能迅速果斷的採取行動。因此,全國範圍內出現更頻繁、更廣泛的大規模PCR檢測和封鎖措施。

清零常態化制度化

也許是出於對政治穩定和國際形象的擔憂,北京迄今只實施了部分封鎖,但在先前通報了兩位數的感染病例後,也立即將大規模檢測擴大到北京2,100 萬人口。

其他較小的城市也爭相採取封鎖或類似措施來限制流動。包頭是內蒙古最大的工業城市和世界稀土礦產中心,在僅發現2個病例後實施了封鎖。全球最大的 iPhone工廠所在地鄭州,在發現20多個病例後,實施了限制行動措施,並在3天內進行了3輪大規模篩檢。這些努力都是試圖「超越」Omicron的傳播速度,並迅速達到「社區清零」,也就是讓病毒只在隔離區或「控制區」中傳播。

中國政府現在要求每個省必須成立二到三個方艙醫院,8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設立至少有2,0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這些醫院將用於「治療」無症狀和輕症病例,和隔離他們的密切接觸者。

此外,中國也致力於將PCR檢測常規化,以便國家能夠及時發現病例,更有效的採取早期行動。自5月初開始,北京居民必須每週接受COVID-19的PCR檢測,乘坐大眾交通工具或進入公共場所,必須出示48小時內的陰性檢測結果。免費PCR檢測的設施也在中國城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越陷越深 清零難擺脫

這些措施承諾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並把清零的成本降至最低。但黃延中表示,這將使中國更不可能擺脫清零政策。

首先,就像中國的人口控制政策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可能會內化、接受甚至複製國家控制COVID-19的規範。一旦習慣了檢測和隔離要求,公眾對政策的強烈抗議將大大減少。

其次,清零措施制度化和常規化,將鞏固政治人物和具有強烈商業利益的病毒檢測供應商之間的聯盟,這會讓清零政策持續下去。

第三,在迅速遏止境內COVID-19病毒傳播方面取得的任何「成功」,將導致中國維持與世界其他國家之間的免疫差距。這已被用來證明清零的合理性。因此,即使在秋季的中共20大之後,中國也可能難以退出該政策。

黃延中指出,這種「打地鼠」(Whac-A-Mole)方法無法根除病毒,卻會對經濟活動造成頻繁和長期的干擾。在中國開展業務的不確定性和成本不斷增加,全球供應鏈持續中斷,將迫使外國公司和政府重新評估其中國戰略。外國投資的外流和供應鏈的多樣化,只會加速與中國的經濟脫鉤,讓中國重回經濟封閉與孤立。

 延伸閱讀 
核酸新經濟?中國部份檢測機構資本人力成疑
上海本土疫情延燒 衝擊習近平政治布局
從特斯拉到速食業 中國強硬清零正吞噬零售業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