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悼念李克強:中國網民對改革開放精神的集體回憶

  • 時間:2023-11-03 08:39
  • 新聞引據:美國之音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悼念李克強:中國網民對改革開放精神的集體回憶
習近平夫婦出席李克強告別式。(X平台:李老師不是你老師)

中國前總理李克強的火化儀式2日在北京舉行,引發了網路上的哀悼浪潮。然而,這些哀悼聲音很快遭到了官方的打壓。社交媒體上的許多帖子被刪除,評論區被關閉,官方的敘述成為唯一允許傳播的聲音。在這個狹窄的言論空間中,網民們不僅悼念著李克強,更多的是對一個不可回頭的過去表示哀思。

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了國家領導人對李克強的悼念,但社交平台如微博、哔哩哔哩、小紅書和知乎上的搜索結果嚴格限制在官方帳號的發言。電商平台淘寶甚至封鎖了所有「李克強」的搜索結果。自李克強去世消息公布以來,社群媒體對相關討論進行了嚴格控制,民眾自發的悼念活動照片和視頻難以在社群媒體上傳播。

儘管言論受限,民眾仍在李克強火化當天繼續表達對這位前領導人的敬意。財經博主朱長征在微博上發布了李克強故居外擺滿鮮花的照片,獲得了超過1.6萬個讚。李克強生前對改革開放政策的支持和他的個人奮鬥故事激勵了許多人,與現任領導人的政治路線形成了對比。

在一篇被廣泛轉發但隨後被刪除的微信文章中,作者稱人們紀念李克強是在紀念一種「求真務實的精神」和對法律、創新、平等的尊重。脫口秀演員周奇墨和清華大學法律教授勞東燕在微博上的發言反映了民眾對過去的懷念和對個人局限的認識。勞東燕指出,這樣的悼念不會引發全國性的政治活動,因為悼念的群體過於「個體化」、「分散化」,但她也表示,希望仍然存在。

這種哀悼反映出社會的共識和新的情感模式,它可能不再是政治性的,但正因為如此,它又代表了一種「新的政治」。

在李克強的去世中,我們看到了一個社會對於過去的懷念,對於言論自由的渴望,以及對於個人尊嚴和政治理想的堅持。這不僅是對一個人的悼念,更是對一個時代的反思和對未來可能性的期待。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