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國美館「野根莖」雙年展 追溯台灣藝術史源頭

  • 時間:2018-09-18 16:50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國美館「野根莖」雙年展 追溯台灣藝術史源頭
「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今年邀請跨世代藝術家,以「野根莖」為命題,試圖追溯台灣自50年代以來,民間有哪些自發性組織的藝術事件發生,為台灣的藝術史光譜尋找源頭。(江昭倫 攝)
文化部致力於重建台灣藝術史,但觸動這些藝術史的源頭卻往往被忽視。台灣當代藝術界年度盛事「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今年就以「野根莖」為命題,試圖追溯台灣自50年代以來,民間有哪些自發性組織的藝術事件發生,為台灣的藝術史光譜尋找源頭,並提供當代藝術家深刻反思。

9月22日起在國立台灣美術館開展的「野根莖-2018台灣美術雙年展」,從多重觸角發展,延伸出「野山海」、「野史野影」、「野身體」、「野星叢」、「野家屋」五個根系,邀請跨世代的藝術家,從視覺藝術策劃、展場意象構成、藝術事件發生,呈現台灣從50年代到現在,不同斷代發生的重要藝術事件,以及他們所要呼應的社會現象或議題。
像是台灣60年代,一本名為「劇場雜誌」出現,自辦實驗電影、劇場、裝置藝術,影響後來許多台灣藝術家;1987年剛解嚴後的年底,劇場人王墨林號召了當時四個劇團在三芝的飛碟屋、廢船廠演出「拾月」,某種程度也是回應當時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的啟用,傳達與以國家為中心的文藝體制分道揚鑣的反叛藝術態度。
還有2002年,一群以原住民為主的藝術家集結在東海岸金樽,以漂流木進行藝術創作,他們自稱「意識部落」,雖然只有短短3個月的時間,對於後來花東部落藝術發展的影響卻相當深遠。
策展人之一的龔卓軍指出,現在很多人談台灣藝術史,只是談不同分類的藝術發展脈絡,卻忘了觸動這些藝術史的源頭是什麼?若沒有讓大家了解過去台灣民間自發性組織帶動的藝術力量,就可能對台灣藝術史產生錯誤的解讀、聯想或分類。龔卓軍:『(原音)台灣藝術家從50年代、60年代開始,就自發性地有非常多很有力量的一種表現,我們這次展覽就是把一個斷代、一個斷代,這些出現不同的藝術家,還有這種自我組織的事件,他們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什麼藝術表現的意義把它呈現出來,變成一個從50年代、60年代到2018年的一個光譜,在這個光譜之下,我們可以看待台灣當代藝術真正的力量在哪裡。』
龔卓軍說,所謂的「野」就是一種有別於主流的態度,「野根莖」代表的是一種台灣草根力量,這些力量在台灣藝術史發展過程中,是不能被空缺的一部分,但卻往往不被寫進藝術史裡頭,他們希望透過這次「台灣美術雙年展」,帶領民眾重新回顧當年台灣藝術發生了那些事,同時也以新的視角,傳達這些自發性藝術精神如何延續到當代,啟發更多省思。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