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台灣美術雙年展 以「情」概念叩問當代境況

  • 時間:2022-10-06 09:41
  • 新聞引據:採訪
  • 撰稿編輯:江昭倫
台灣美術雙年展  以「情」概念叩問當代境況
舞蹈空間x董怡芬,〈我的身體.我的歷史〉。(圖像、攝影:李依璇)

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將於11月5日開展,今年以「情」為關鍵概念切入,藉由邀請32組藝術家的展演作品,讓民眾進一步理解萬物複雜多樣的生命情境,發展自身對於當代境況的反身性提問。

兩年一度的國美館台灣美術雙年展,除了作為台灣當代藝術家大展才華的舞台外,也呈現歷屆策展人深刻且獨特的時代觀點,以極具實驗性格的展演形式,探討如今複雜多變的當代議題。

本屆雙年展邀請徐文瑞擔任策展人、張懿文為偕同策展人,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作為策展命題。兩位策展人表示,情不何物,其實想說的是,即使我們身處機械技術的時代,看似冰冷的科技技術背後其實還是人與人「情」的連結,只是轉化了方式。

所謂的「技術」,不單指涉機械冰冷科技,還包括統治技術等等,這些都與現代化或殖民史有關,張懿文強調,他們策展想要談的是這樣「技術生態」的發展,如何改變人跟自然關係?如民間信仰與現代如何找到一種適切的結合,就是一個例子。張懿文:『(原音)不管在台灣或是歐洲,你都可以看到像土地公,就民間信仰或原民的精神信仰,它都跟現代性做一個結合,然後又重新協商,所以我們想要去思考說這個「靈」的概念或是這個「情」,並沒有因為現代性除魅而消失,而是它用不同形式保存在一些文化,所以一定會講到原民跟表演性。』

又比如董怡芬與葉名樺兩位編舞家帶來的作品,都與舞者的身體記憶有關,並回應台灣當代社會政治的歷史發展軌跡,同時呼應當代美術館的表演轉向趨勢。

此次台灣美術雙年展也利用國美館許多畸零地空間,設置聲音作品,意圖打破由視覺主導的美術館文化慣習,重啟觀眾的聽覺經驗,另一方面也是影射人們心中畸零地也應該受到關注。

策展人徐文瑞表示,今年台灣美術雙年展包含「現代技術的生態:畸零地作為隱喻」、「宇宙的再編織:當代原民現身」、「身體作為戰場:歷史的規訓」與「情為何物:泛靈論的復返」4組關鍵字,邀請32組台灣藝術家參展,兼容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透過各式媒材、展演,與觀眾對話。徐文瑞:『(原音)我們今天「問世間,情不為何物」,引用到國家思想,當然不只是國家思想,在我們整個繼承的基層傳統哲學當中,這個概念一直留存在日常裡面,包括我們現在講情況、情境 情勢,都跟「情」有關,我們想說展覽提供所有這樣的哲學跟藝術的一種反思。』

「問世間,情不為何物-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將自11月05日展至2023年3月05日。


藝術家東冬侯溫與合作藝術家創作之《遊林驚夢:巧遇Hagay(研究計畫)》,以七件錄像作品組件及陶瓷雕刻石塊創作裝置,呈現藝術家2020年至2022年的期間的創作記錄影像。(圖像、攝影:翁程軒)

相關留言

本分類最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