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蘋果掉下 成為種子 處處生長

  • 時間:2021-06-26 10:55
  • 新聞引據:
  • 撰稿編輯:新聞編輯
蘋果掉下 成為種子 處處生長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其社論以「給香港人的告別書」為標題,指「蘋果死亡,新聞自由是暴政的犧牲品」。 (圖:中央社)

《蘋果日報》(指香港蘋果日報,下同),一個就如呼吸般存在的媒體,既熟悉又親切,不知不覺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重要的部份。那些每天無數次煩人的手機推播、陪伴我們一邊吃飯一邊看的果籽專題影片、許多次《蘋果》抗爭現場的直播,讓香港人能時刻跟貼抗爭前線情況,見證大時代的發生。

對於學生來說,《蘋果》陪伴過我們許多的通識課堂,老師在探討通識議題的時候,總會用到《蘋果》的深入調查報導作教學材料。當學生進行通識科獨立專題研習(IES)的時候,不知不覺亦發現有許多註腳也是用到了《蘋果》日報的報導。

雖然許多香港人未必完全苟同過其誇張渲染的報導手法、甚至在抗爭當中的某些報導過分地暴露手足的身份以及抗爭細節。但是,誰也沒有想過,《蘋果日報》竟會如此快的從我們日常生活中消失,更只短短在一個星期在內就停止營運了。《蘋果》、《壹仔》、《果籽》的網站、片段、社交媒體一夜間全部消失了。儘管香港人費盡心思想把《蘋果》的報導存檔。但走得太快,也來不及了。

回望《蘋果》歷史,《蘋果》可謂與香港共歷顛簸。1995年創刊之時,正好就是香港臨近主權移交的前夕;當時香港因經歷過89年的六四運動,普遍香港人對香港移交到中國手上後,維持過去的生活及自由完全沒有信心,甚至出現大規模移民潮,大批港人出走投奔西方民主國度。那時間沒有人敢保證回歸後會發生什麼事情。《蘋果》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陪伴香港人走過那樣的時代,試探著移交後的香港自由的底線。其後2003年50萬人上街反23條、2010年反高鐵、2012年反國教、2014年雨傘運動,直至2019年反送中運動,《蘋果》一直都在,見證着香港自由的收縮,民主之夢的幻滅。

直到今天,《蘋果》陪伴香港度過了許多重大的里程碑。最後在2021年6月24日,《蘋果》日報不敵港共逼迫,無奈結束26年的報業生涯,在最後一刊出版100萬份實體報紙,向廣大讀者作最後道別。《蘋果》的結業成為香港自由的衰落的印證,同時為香港的新聞自由畫上句號。

《蘋果》結業連同網面上所有內容的消失,更是意味着記載香港歷史的重要部份亦一同消失。《蘋果》做了許多其他報刊不敢做的獨家採訪及報導,當中每一篇的訪問的內容也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這些內容的消失,為後人了解香港的歷史以及文化資產承傳留下一個極大的缺口。最可惜的是,我們也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再仔細閱讀那些資料了。

在《蘋果》倒閉前夕,有人製作了一幅圖,蘋果掉下土壤,成為種子,長成大樹,正如聖經所說,一粒麥子(蘋果)如果不落在地裡死去,它仍然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很多籽粒來。《蘋果》為我們把真相紀錄,但承傳真相的責任從來不能只倚賴《蘋果》,當《蘋果》無法繼續傳講真相的任務時,這責任就讓我們每一個人承擔,結出更多的果子,用我們的口和筆,把真相給傳播下去。

多謝《蘋果》,與香港人一起發了一場自由的夢。

作者》宗烠嘉  香港大學生。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相關留言

香港蘋果日報停止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