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臺灣之音立刻下載官方APP
開啟
:::

2019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之一:雷克里夫

  • 時間:2019-10-07 18:06
  • 新聞引據:、Nobel.org, Wikipedia
  • 撰稿編輯:楊昭彥
2019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得主之一:雷克里夫
2019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英國牛津大學及生醫研究機構「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中心」的雷克里夫是3名得主之一。(圖:維基百科)

瑞典卡羅琳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委員會(Nobel Committee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今天(7日)公布2019年生醫獎得主,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及生醫研究機構「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中心」(Francis Crick Institute)的雷克里夫(Sir Peter J. Ratcliffe)是3名得主之一。

雷克里夫1954年出生於英國蘭開夏郡(Lancashire),現年65歲。他曾在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倫敦聖巴索羅繆醫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習醫。1978年畢業後,雷克里夫搬到牛津,在牛津大學接受腎臟醫療訓練。1989年,雷克里夫轉換領域,創立了新的實驗室。

維基百科指出,雷克里夫以研究缺氧而聞名。他的團隊曾研究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的控制,這種物質在細胞缺氧後便會釋放。團隊接著又研究一系列細胞用於感知氧氣的分子事件。

根據諾貝爾獎臉書(Facebook),動物需要氧氣把食物轉化成可用的能量。儘管人類已經知道氧氣的重要性好幾個世紀,但細胞如何適應氧氣量的變化,長期以來一直是個謎。今年生醫獎便是為了表彰雷克里夫等人研究細胞如何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

諾貝爾獎臉書並提到,今年生醫獎得主為我們瞭解氧氣量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礎。這些科學家也鋪了路,有利後人尋找對抗貧血、癌症與其他多種疾病的新策略。

除了雷克里夫,今年另外兩位得獎者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瑟蒙札(Gregg L. Semenza)與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的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

相關留言

2019諾貝爾獎